人存在的意義是什麼?這部電影給人好幾個意義深遠的答案。
愛?親情的愛。自由?能夠決定自我命運的自由。人在充滿各種不得不的情境之下,會如何選擇?
演員陣容堅強,又是《手札情緣》導演尼克卡薩維茲2009年新作,這部被紐約時報譽為「一生必看的親情電影」,一定要準備好面紙再欣賞。
愛與衝突並非表面
故事的主角安娜的出生不是偶然,而是基因工程的結果。她是為了救罹患血癌的姊姊凱特而生,從臍帶血到各種移植。11歲的她,是個跟15歲姊姊基因完美配合的人體器官培植工廠。她愛她的家人,更愛她的姊姊。
安娜尋找律師,準備控告她的父母,要為她身體的醫療自主權發聲,希望不要再有任何捐贈的醫療行為。她的母親莎拉,當然不能諒解,也質疑她不愛姊姊,爸爸在支持與否之間有所轉換,而哥哥傑西則一路支持她。
這樣的故事背景,屬於令人義憤填膺的類型。一個人的尊嚴與存在的價值,竟然只是人體器官製造廠,實在太有倫理方面的爭議。但是劇情中的幾度轉折,讓人明白在混亂與衝突中,其實有很多的愛,而愛是人類最原始的本能。而這個家庭,也不屬於病態到泯滅人性、不可原諒的類型。
所以每個人的痛苦,與內心不得不的掙扎,才如此讓人心疼與動容。
人生只有唯一目的的媽媽
母親莎拉,是個個性堅毅的母親,因為女兒凱特的病,她從全職的律師變成全職的家庭主婦,她存在的意義只有一個:「她要她的女兒活下去」。她的堅毅也成功地使女兒活到15歲,因為她也是個充滿愛的媽媽,更不捨放棄任何可以救她女兒的機會。只不過,她把自己逼太緊了,沒有別的生活,她覺得凱特的問題是生死攸關的大問題,其他的都不太重要,更無暇經營與丈夫、傑西、安娜的關係。
在被忽略下長大的孩子
特別讓我感興趣的,是哥哥傑西,從小在父母只高度關注生病的凱特之下,他有語言障礙,還被送離家一年去學習與治療。被疏忽的孩子,缺少跟父母互動,當然較不會表達與言語,進入對女生好奇的青春期,還是沒有得到太多關注,有天他沒趕上巴士晚回家,爸爸似乎沒特別發現。還好他的個性並不冷漠或扭曲,真是不幸中的大幸。
安娜,除了基因與醫療之外,她用她的方式愛姊姊,是這整部戲的主軸。她原本的存在目的,加上姊姊的病情,她特別早熟也特別懂事,真是戲中的靈魂。
手足情深
這三位姊弟妹,緊緊連繫。他們在餐桌前的搞笑、傑西為凱特畫的人像圖、安娜為凱特類似把屎把尿的照顧,傑西帶著安娜去找律師,最後三人在病榻前相擁的一幕,都令人動容。
不幸中的幸福
凱特,這位從小生病的姊姊,深刻感受到她的存在,嚴重影響她的家人。她的一生在生病中,仍不斷地感到被愛,她也愛她的家人,更充滿感謝、特別是媽媽,不放棄對她的醫療與照顧,但是她已不堪病魔的折磨,所以有別的想法。
她親自做了一本手冊,貼滿她與家人相處的回憶,是送給媽媽的禮物。當她送給媽媽時,媽媽哭到不能自己,母女倆躺在病床上,凱特環抱著媽媽,象徵著她安慰媽媽,鼓勵媽媽接受她已病重的事實。原本都是媽媽照顧女兒,這一幕反而是女兒照顧媽媽。凱特在最虛弱的時候,展現了最大的力量。
病榻中的深刻愛情
讓我感動的還有凱特跟男友泰勒的愛情,也讓人飆淚。
因為同是血癌患者,泰勒對凱特而言,非常珍貴,凱特對泰勒而言也是如此。他們之間的相處,擁有比一般戀愛男女少見的同理心。泰勒熟知血癌的病程,對凱特體貼有加,當凱特身體不適時,也總以幽默化解。
泰勒邀請凱特參加醫院的舞會,兩人盛裝出席,凱特年輕的生命裡,有了愛情中最盛大也最純粹的感動。他們倆都沒有白活,因為都真正愛過。
***
對我而言,這部讓我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電影,真的很動人。影片剪接好流暢,每一幕都是重點,完全讓人不無聊。而隨著生活經驗的累積,家人與親情,真的一再印證是生命的原點,一切的基礎。雖然劇中的家庭,有人重病,但能跟家人一起晚餐、一起去海邊遊玩,直到落日,那一幕真是幸福。
你一定也有家人,不管是親情血緣或深刻友誼,找個時間,一起去海邊吧!我跟我的家人,近來偶爾會開車去海邊,真的沒做什麼事,但是看看海,有家人在旁邊,真的愉快不已!
***
0 feedback:
Post a Comment